3月23日訊,有這樣一趟列車,經歷從零海拔的富氧地區到5000多米海拔的缺氧地區——這就是廣州客運段廣藏車隊廣州至拉薩T264/T265次特快列車。列車自2006年開通運行至今,5年多來安全運客逾300萬。廣藏車隊在總計20萬個小時的值乘途中,贏得了旅客4萬多條表揚意見和50多面錦旗。2010年,廣藏列車被評為鐵道部“紅旗列車”,2011年,榮獲火車頭獎杯。2011年,被廣鐵集團公司黨委、集團公司授予“天路使者,服務標兵”榮譽稱號。
5年半安全運客逾300萬
2006年10月2日,廣州至拉薩T264/T265次列車正式開通運行,這是我國目前跨越海拔落差最大、運行里程最長的旅客列車。從廣州至拉薩,單程運行需要54小時11分,行程4980公里,需要途經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西藏8省(自治區),需要穿越迥異的氣候地帶,克服高原的寒冷和缺氧,爬過海拔51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。然而這卻是粵藏兩地聯系的唯一一條鐵路通道。5年半的時間里,列車已安全運行了900萬公里,截止今年3月22日累計運送旅客308萬人次,其中藏族同胞25萬人次,回族同胞45萬人次。為了服務好列車上不同民族的旅客,車隊讓每一名乘務員都成為天路上民族團結的使者。組織乘務員學習藏語、英語,以及藏族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。為了做出適合藏族旅客喜愛的膳食,餐車廚師們專心學習與研究西藏的菜式,每趟車都備足了羊肉和牛肉,做出符合藏族旅客口味的食物。用溫暖和親情服務旅客
西藏,在人們的印象中,白雪皓皓,山峰奇秀,令人十分向往。然而,高原缺氧卻是讓人畏懼的現實。當列車一路北上進入青藏高原后,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運行950公里。從玉珠峰到安多,是550公里凍土地帶。唐古拉山,在藏語里的意思就是“老鷹飛不過的山峰”。許多列車工作人員雖然常年在廣藏列車上跑,但仍然會有一些高原反應。有時候打掃衛生會胸悶氣喘,有時候一覺睡醒后感覺頭疼欲裂,更甚的是有時候立崗鼻血會不知不覺流下來。即便自己不舒服,但只要面對旅客特別是少數民族同胞,他們就把這一切拋到腦后,為旅客送去溫暖和真情。有一次,當列車進入格爾木時,硬臥車廂有一名懷孕6個月的藏族旅客,高原反應非常強烈,頭暈目眩,口吐白沫,情況非常危急。列車長號召大家迅速開展一場“生命營救”。當時,盡管餐車服務員王芳也出現了高原反應癥狀,但她還是咬緊牙關,給旅客端茶遞藥,忙前跑后,又幫病人喂服熱姜糖水,一個小時后,旅客的臉逐漸由慘白轉為紅潤。這位旅客十分感激,其家人還專程送來潔白的哈達深表謝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