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昂錯湖,藏語的意思是“有毒的黑湖”。是微咸水湖,它的湖水人畜都不能飲用,因此又有“鬼湖”之稱。拉昂錯海拔4574米,與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瑪旁雍錯相鄰。
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,相當咸。周圍沒有植物、沒有牛羊,死氣沉沉,沒有生機,人稱“鬼湖”。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瑪旁雍錯和東側的拉昂錯分開,有一道水渠(ganpa chu)連接兩湖,雖然一向都是干的,但是當地人相信總有一天會有水從瑪旁雍錯流進拉昂錯,同時會有一條金色的和一條紅色的魚游進拉昂錯,這樣鬼湖的水以后就也會變得像瑪旁雍錯一樣的清甜了。偶爾在特別特殊的年份,水大的時候,的確有水在水渠里流動。
拉昂錯與瑪旁雍錯曾經相連,后因湖面下降,才分成了兩個湖。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,圣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。瑪旁雍錯與拉昂錯原本就是一個湖,只是后來因為地質變化和氣候變遷分成了現在的兩個湖泊而已。曾有專家考證過,吉烏村所在的河谷地帶就是連接瑪旁雍錯與拉昂錯的河道,在雨水充足的年份里,這條河道會將兩湖連為一體。故此鬼湖之稱純屬人們杜撰而來,也許將拉昂錯比作鬼湖,正好應驗了人們有神必有鬼的理念。
漫步湖邊,冷風迎面撲來,如雷貫耳的波濤聲動人心弦。站在鬼湖岸邊,一股憂傷的感覺頓時從胸中升起,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;蒼天悠悠,大地空曠,旅者就像是站在了宇宙邊緣,卻一直都找不到人生的歸宿。傷心的眼淚不停地流,但很快就被狂風吹干,唯有孤獨的靈魂日夜徘徊在寂寞的雪山之中。
世間正邪本應對立,互不相容,但在西藏阿里地區正邪卻能夠安然相處,鬼湖拉昂錯和圣湖瑪旁雍錯在同一座雪山之下互相依靠,沒有針鋒相對沒有愛恨情仇,只有相互廝守著億萬年的蒼涼歲月。